昨天碰巧得知一位大學同學今天剛好在羅馬,早上用簡訊約好了中午在西班牙廣場碰面。同學大約1-2個月就會飛一次羅馬,羅馬已經來過不知幾次了,所以今天當起了導遊,帶著我還有兩位漂亮空姐同事一起逛景點。我們約在西班牙廣場碰面,因為這個景點就在地鐵出口,昨天剛來過,不至於迷路。同學帶我們去許願池旁吃了好吃的冰淇淋,到萬神殿參觀,之後到附近的餐廳吃午餐。
許願池旁吃了好吃的冰淇淋
許願池旁有兩家冰淇淋店
據同學表示
左邊這家比較好吃
(面對許願池)
今天同學做東
感謝啦~~
羅馬相見歡
大學畢業之後就沒有見過面了
沒想到居然可以在羅馬碰面
萬神殿的圓頂中央有一個圓形開孔
天氣好時
會有一束光線從天空射下
同學受同事之託
代為採買咖啡豆
所以順道參觀了兩間咖啡店
一走進店裡
就聞到濃濃的咖啡香
看了一下標價
比台灣的咖啡豆便宜
想必口味也是很棒
同學同事才會每次都過來光顧吧
同學跟同事們要一起到他地旅遊,所以用完餐之後告別了同學,隨即翻看著地圖,想起了還沒去過梵諦岡,梵諦岡博物館與聖彼得教堂都是必去景點,參觀民眾很多,都得排隊入場,看看時間不早,選擇先參觀教堂。一進入聖彼得教堂,右手邊便擺放著米開朗基羅26歲完成的「聖殤」雕像(米開朗基羅在不同年齡時,多次以這個主題為雕刻題材,前幾天在佛羅倫斯看大衛時,也看到他的另一個聖殤雕像)。這個雕像中的聖母年輕又美麗,低頭靜靜的看著抱著懷裡已死去的耶穌,而基督看起來非常安詳,像是睡著了,跟以往多數宗教畫裡聖母抱著基督遺體痛哭的詮釋方式截然不同,聖母衣服的縐折如此的自然,很難想像這其實是硬梆梆的大理石所雕刻而成。這座雕像大約比真人大小再大一點,比我預期中的還小。聖彼得教堂不但大,內部的雕像、壁畫都很精彩,不像百花大教堂那樣空空蕩蕩。
梵諦岡的紀念品店
有很多教宗 若望保祿二世 的相關產品
歷屆的教宗裡
我只對這位留下印下
雖然已在書本上看過無數次
但看到原作的時候
心裡還是很激動
教堂裡像這樣的大型壁畫很多
一開始以為是油畫
可是仔細看後覺得不像
甚至懷疑是馬賽克拼貼出來的畫
後來聽到一位英文導遊的解說內容
證明果然是馬賽克畫
不止這幅畫
教堂裡的所有壁畫全都是馬賽克壁畫
我聽了嚇一跳
趕緊回過頭去仔細看每一幅畫
還真的都是馬賽克畫耶
我想很多遊客走馬看花隨便看
都沒有發現這一點
從這個放大圖比較容易辨認出來
右下方穿著紅衣女士的左手臂上
有比較明顯的痕跡
離開教堂之後,想起了”Mouth of Truth”這個景點(電影「羅馬假期」裡有這段),馬上拿起手機查看旅遊資訊,研究了一下電子書上的地圖後,走到附近的公車站牌搭車。羅馬景點之間的距離不算遠,雖然頂多走個半小時,不過因為我買了”Rome Pass”,裡面包含了三天的交通票,不用白不用。雖然搭對了公車,卻坐過頭,還好羅馬公車兩站之間距離只有幾百公尺,回頭走一下子就到了廣場,傍晚六點多,廣場上沒多少遊客,以「排隊人潮來判斷景點在哪」失效,趕緊再把手機拿出來研究電子書上的地圖。看半天覺得應該是在廣場旁的教堂裡,剛剛從旁經過時沒仔細看,走回去瞧了,原來開放時間只到5點半。還好”Mouth of Truth”只是被關在鐵門裡,我頂多拍張照,拿著相機手伸進去,喀嚓一聲,搞定。不需要跟一堆人湊熱鬧排隊就拍到照片,是這個時間過來的最大好處。
我到這裡的時候
教堂已經關閉了
不過沒關係,還是可以拍照
哈,手伸進去照樣可以拍
我不說,你們也不知道原來是這樣拍出來的,嘻嘻
晚上跟室友交換旅遊心得,我們兩個最受不了的是羅馬的觀光客多到嚇人。室友說他去梵諦岡博物館參觀西斯汀教堂時,遊客從四面八方擠入教堂內,教堂內擠地水洩不通,如果你想往前走,唯一的方式是用手把前面的人推開,因為所有人都抬著頭看屋頂的繪畫,根本沒有人會注意到你說的:「Excuse Me!」。聽到室友這麼形容,整個心都涼了一半,今天在聖彼得教堂排隊時,發現自己越排越後面,因為老是有人插隊,對於這種插隊的人,我除了「賞對方白眼」之外,沒有其他招數,偏偏這一招對插隊的人根本沒用,對方一點都不覺得痛癢。
旅遊小心得
1. 今天大概下午四點到教堂排隊,大概20分鐘就可以入場,教堂開放到下午六點,有充裕的時間參觀教堂。進入教堂不可穿著無袖背心、過短的短褲、短裙,行李需經X光機檢查,不可攜帶刀子、指甲剪之類的金屬物品入內。
教堂有部分區域只開放給媒體參觀,其實沒有檢查得很嚴格,警衛只是口頭問:「你是不是媒體記者?」,並沒有檢查記者證件。我看有些民眾根本只是遊客,也是混水摸魚闖進去。
2. 買或不買交通票(一日券或三日券),我的最大考量是「划不划算」,如果一日券費用大約在搭乘4次交通工具左右,我就會考慮買,如果價格更高,還會再考慮景點分佈距離,如果不是太遠,單次買還比較實際。旅行到目前為止,我買過倫敦的公車一週券(地鐵交通票價格過高,不划算)、布拉格的24小時交通券(如果只玩舊城,不需要買24小時券)、維也納的三日券。布達佩斯的不建議買,因為一日券的單價過高,不划算,買一本10張的單次票比較實惠。
買交通票的最大好處是:為了「物盡其用」,我會盡可能的多搭乘公車,坐在公車上逛市區比用雙腳走來的輕鬆,有時也會因此發掘有興趣的景點。不過前提是要時間充裕,萬一「出搥」坐錯車、下錯站,也不會覺得慌張才行。
3. 今天在梵諦岡找公車站牌時,無意中看到了我們的國旗,走進一瞧,原來是我們駐教廷的外交館。特別拍了照片留念
小梅子碎碎念
1. 多虧前兩天一位大學同學把當年的活動團體照放上了Facebook,引來了熱烈討論,也找回了幾位失連多年的同學,才促成了今日的相見歡。前天我才剛把這位同學加入我的Facebook朋友清單,他看到我在佛羅倫斯旅行的訊息,昨天早上留言說他剛好要飛羅馬(他在航空公司當機師),搞不好可以約在羅馬碰面,我們畢業之後就沒見過面了,多年沒見,同學保養得很好,還是當年風度翩翩的模樣,我們邊逛景點,邊聊天,非常開心。這次的見面得感謝上傳照片的大學同學與Facebook。
2. 晚上回旅館時,見識到了羅馬的大塞車,本來只要不到10分鐘的車程,開了半小時都還到不了,還好我是個閒閒的觀光客,不趕時間,還可以順便做田野大調查。塞車是許多城市的共同毛病,短期之間也很難解決。
3. 基於重量的考慮,這次攜帶的是Lonely Planet的電子書(PDF 版本),每到一個城市前,就把相關章節存放到手機裡(手機記憶卡容量有限),搭車、等班機的空檔時間,就把手機拿出來閱讀。此外,電子書對我這種沒有計畫性的旅行幫助很大,臨時想去某個景點時,趕緊把電子書拿出來查一下,很快就有概念了。
4. 今天晚上跟室友聊了不少,室友是個加拿大的大學生,利用暑假到歐洲玩三個月,他說他父親在他這個年齡做過這樣的旅行,所以他應該要效法父親才不會覺得遺憾。由於他平常都說法語,說英語時有個法語腔,說話時有時會頓一下,因為他在想英語該怎麼說。所以並不是所有的加拿大人的英語都很溜,還是得看來平常跟家人、朋友聊天用什麼語言。
5. 晚上搭公車回露營度假村時,公車擠上了太多乘客,擁擠不堪,有位乘客甚至因此而昏倒。羅馬的遊客實在太多,到處人擠人呀!
6. 去年底照胃鏡後發現胃壁有點狀出血的現象,就很少喝茶、咖啡等了。現在幾乎只喝開水,只有偶爾去餐廳吃飯時才會點杯飲料喝。旅行的這一年得好好的照顧自己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