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聞梁中醫神乎奇技的醫術,但因前去求診的病患數目眾多,光是排隊掛號就得耗費不少時間,所以雖然診所就在老媽家附近,不過一直未曾前往就診。 網路上有許多梁中醫的軼事,感覺上這位梁中醫是位有個性的性情中人,興致來的時候,會利用扎針的等待時間,拉個胡琴或小提琴,對於某些病患的狀況也直言不諱(有些網友有被指責的感覺),偶然機會看了梁中醫的主治項目洋洋灑灑一大串,計有:兒童感冒厭食、鼻炎、內耳眩暈、急性結膜炎、顏面神經麻痺、甲狀腺機能亢進、B‧C型肝炎、胃‧十二指腸潰瘍、不孕症、經痛、痔瘡、胎位不正、子宮肌瘤、攝護腺肥大、坐骨神經痛、痛風、風濕、五十肩、運動傷害、高血壓、疣、各種疑難雜症。前一陣子開始上瑜珈課發現多處舊有的運動傷害沒有完全恢復,雖然每週會抽空去復健科報到,不過打算趁此機會去拜見這位神醫的風采。
不管是那個科別,只要醫術出了名,就有大批的病患排隊等候。上週請老媽週六7點一早過去幫我掛號,原本老媽想說7點應該已經夠早了,沒想到7點到了診所,門口早已門庭若市,居然已經掛不到上午的診了,只能先在掛號表上依序寫下姓名,登記下午的診。如果以為這樣就算掛號程序結束那就錯了,11點20分還要先過去診所等待唱名,確定下午有要看診,12點半真正開始掛號時,還得過去排隊領號碼牌,這才算掛號程序完成,11點20分那次如果沒有過去,就等於棄權,12點半發號碼牌時如果不在場,只能重新排隊,或看有沒有機會插一下空隙(領號碼牌的人遲到,而你在診所癡癡的等),還得至少等個1.5小時以上才有機會看診。週六人比較多才會這麼麻煩,週一至週五,人比較少,"只要"等2-3鐘頭即可。如果非得週六過去看診且沒辦法一早過去掛號,也可等下午1點開始看診後過去領號碼牌,大約晚上6點半之後可以輪到。基本上只要當天有領到號碼牌,梁中醫都會看完病患才歇業。
一連兩週過去報到,除了親身體驗了人山人海的掛號人潮,也看到了一些有趣的現象。診療間的牆上掛了數把胡琴與小提琴,不過因為週六病患人數過多,無緣欣賞梁中醫的琴藝。梁中醫的國語帶著濃濃的廣東腔,之前曾在網路上看過網友對他的評論是"說話很直",果然百聞不如一見。當我把身上大大小小的毛病說完之後,梁中醫只有淡淡的說了一句:「年紀大了,器官開始退化了」,說話一點都不加以修飾,還好我的心臟很強(心臟應該還沒開始退化吧?)。
以前我看過的中醫幾乎都會把我兩手的脈,而且會把個一小段時間,梁中醫把脈速度其快無比,幾乎只是碰了一下不到2秒就完成,下針的速度就更不用說了,三兩下就OK。我素來是個好奇寶寶,不管看中醫西醫都喜歡東問西問,梁中醫看看我,說:「這跟上瑜珈課不一樣,我沒辦法一樣一樣跟你解說為什麼」(之前他問我有沒有固定運動,我有提到瑜珈)。扎針有個有趣的現象,幾乎都是「頭痛醫腳,腳痛醫頭」,不少人因為腳行走不便,或受傷而過去就診,但通常只有在手上扎針,第一次過去看診的人看到這狀況都會再提醒醫師:「我的腳這裡怎樣怎樣,那裡怎樣怎樣」,梁醫師都會很酷的回答:「你剛剛已經說過了」。
有許多父母帶過去小孩過去扎針,有些小朋友全身上下扎滿了幾十根的針(尤其是臉部,看起來頗...壯觀),連吭都沒有吭一聲,有些則是父母還在填寫個人資料,針都還沒下去,就開始哭天搶地,聲勢嚇人。遇到這種難搞的,梁中醫會酷酷的跟父母說:「他動成這樣,我也沒辦法扎,你們不要勉強他,不要就不要,帶回去嘛!」,遇到一些面露恐懼,又不敢吭聲的小朋友,梁中醫會說:「你讓我扎針,爺爺就給你糖果,好不好?」。梁中醫雖然酷酷的,但心地很好,喜歡以黑色幽默的方式處理尷尬場面。
過去就診的病患不少有共同症狀:頭痛、睡不好、肩頸酸痛,雙背酸痛,每次聽到這種症狀,醫師都會問:「你是不是整天打電腦?」,因為一連問了幾個都是園區的上班族,梁中醫不僅搖搖頭說:「打電腦、打電腦,打死人喔~」,梁醫師不忘提醒病患:每週要固定運動。
在梁中醫診所裡看到了大家對於自己的身體,自己健康的輕忽(包括我自己)。生病了自然需要就醫,但「無藥不毒」,即使是藥性溫和的中藥,也是吃多了不好,而近年來的自然醫學,倡導從生活、飲食等方式保持身體健康,沒有了病痛,自然就沒有需要醫療的問題。病痛只是提醒我們生活態度與方式需要改變。
小梅子碎碎念
1. 梁中醫沒有健保,治療方式只有針灸,不過收費公道,不管身體有多少疑難雜症,一次扎一針或扎個二十針,一律250元。如果有必要,梁中醫也會開藥方,但診所沒有賣藥材,要自己去中藥行抓藥。因為收費以次計費,所以把自己的大大小小症頭全都報上,讓梁中醫一次扎針比較省事。
2. 因為掛號到看診需耗費數個鐘頭,所以看診當天最好不要安排其他的事,掛號時可以詢問護士約何時看診(通常至少差個3-4小時),中間時段就自行想辦法打發了。診所位置在大潤發湳雅店附近,可以把車停在量販店,走過去不去不到三分鐘的路程。週六看診人數眾多,如果想要早上看診,一早5點之前就要過去排隊,才有可能輪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