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旅途中相遇的背包客閒聊已經成了旅行的一種習慣,除了能夠交換更多的旅行資訊之外,也讓我更加瞭解不同族群的朋友。畢竟在科學園區待久了之後,常會有一種迷思,因為在這環境工作的人們背景與經歷過於相似,便以為大部分的人都跟自己過著類似的生活。其實這些年的背包客旅行,我很少遇到像自己一樣的上班族,而歐美對於旅行,對於生活的態度與觀念也跟多數的我們不同。這次到棉堡除了氣候不佳,幾乎天天下雨,再加上溫度很低,所以天天窩在民宿裡跟其他遊客聊天。

 

老夫老妻

在台灣很少看到老夫老妻還手牽著手一起旅行,不過我在國外當背包客的這幾年,卻常常遇見外國老夫老妻一起自助旅行。一天晚上在民宿餐廳用餐時,一對估計至少75歲以上的老夫妻,穿著同一樣式的保暖外套(宛若情侶裝)在角落用餐。一位民宿老闆的朋友上前跟兩位長者聊天,因為不時傳來笑聲,想必相談甚歡。兩位長者胃口甚好,不但點了大餐,還不忘了點土耳其有名的甜點,臨走前,老先生跟餐廳的每一位工作人員道謝,原來他老婆的手部不是很靈活,工作人員細心的發現,並且主動幫忙。離去前,民宿老闆貼心的詢問是否需要去電請老夫妻住宿的旅館派人過來接人,老先生搖搖頭,指著他老婆笑著說:"She is the boss!",兩老打算安步當車,手牽手慢慢散步回旅館去。

老先生靠上前來問我是遊客還是工作人員,並且告訴我他很喜歡這家民宿的氣氛。

 

紐約客就是紐約客

紐約人在其他美國人的心目中是個"異類",甚至有些紐約人不覺得自己是美國人,而稱自己是"New Yorker",據說是因為許多紐約人有莫名的自我優越感(連美語的口音都自成一格),認為自己比住在美國其他地區的人要高上一等。

某天我跟韓國女聊天時,一位西方遊客忽然用韓語跟我聊了起來,原來他無意中聽到韓國女跟其他遊客聊天時提到自己來自韓國,所以自然而然的以為我也是韓國人(OS:我跟韓國女聊天時都是說英語,從這點就可以判斷我跟她來自不同國家吧!)。當我表示我來自台灣時,他一臉歉意,馬上說了一句中文"你好"來化解尷尬。這位外國遊客非常高大,長相不像典型的美國人,自我介紹時提到他的祖父母來自哥倫比亞,目前在紐約定居。他這次的旅行為期3個月,會在歐洲繞一大圈。我很好奇他怎麼會說中文,他提到了在紐約有個來自台北的女性友人,因為他一直強調對方是個好女孩,而且神情詭異,所以我猜想他們兩位應該是"過去式"(人性八卦的一面又出現了,這種事干我屁事!)。跟他坐在一起的是一位加拿大人,目前在澳洲工作,打算在土耳其旅行一個月之後,回加拿大跟家人團聚,再回澳洲。因為足跡遍及南北半球,所以一口氣扛了春夏秋冬四季的衣服,行李的體積頗為嚇人。

紐約客很明顯的以"老大"的方式說話,特別跟加拿大人與我分享了這些年來跑過了哪些地方,還說自己最大優勢就是"去哪都能冒充當地人"。因為長相的關係,土耳其當地人說他長的像土耳其人,連他去義大利的時候,當地人也說他像義大利人。當我們聊起了中國大陸,他開玩笑說:搞不好我去那裡也可以假裝我是中國人。我仔細的看著,很認真告訴他:相信我,你怎麼看都不像是中國人!

紐約客為了在加拿大人面前賣弄中文,跟我聊起了西方人學習中文的最大障礙--辨別"四聲"的差異,他舉"ㄇㄚ"為例,說起了這個音的一聲是"mother"的意思,三聲是"horse"的意思。不過他每個字的發音聽起來都差不多,所以我很不識相的糾正了他的發音,我也順便補充了這個發音二聲與四聲的意思。加拿大人聽的津津有味,順便提起日文有也類似的情形,他想舉個例子,但是忘了日文發音,只說跟"魚"有關,所以我便談起了"sake"這個字,重音不同,意思也就完全不一樣。嘿嘿,雖然我的日文程度連上餐館點菜都不行,但好歹看過無數日劇,加減記了幾個字,唬唬這兩個老外還綽綽有餘!

聊天時,紐約客跟我借了小白的USB幫他的iPod充電。紐約客無意中提到他很熟悉photoshop軟體,再加上他的"氣質",我猜測紐約客的工作可能跟藝術或廣告有關。紐約客當晚要搭夜車前往Bursa,而加拿大人則會待上一晚,搭隔天的夜車到cappadocia。之後還發生一件插曲,紐約客在餐廳時委託老闆代為購買車票,不過因為沒有攜帶足夠的現金,所以他答應晚上八點前會過來付帳,老闆不疑有他,就先把車票給他。結果…「人去樓空」的老掉牙戲碼上演,老闆倒貼了台幣約一千多元的車資。其實我的直覺是,這位全身上下都是明牌的紐約客怎麼可能身上沒有台幣一千餘元的現鈔,老闆也是因為看他人模人樣,沒想過他會為了區區幾元錢而幹出這種事。只能說,知人知面不知心,什麼事都是可能發生的。

 

令人羨慕的自由工作者(freelancer)

兩位德國遊客因前一晚住宿的旅館沒有暖氣,凍了一晚之後,連忙搬到我住的民宿。民宿老闆請他們先用餐,並且親切的幫他們填寫住宿資訊,當一位遊客回答他的職業為"freelancer"時,我眼睛馬上一亮,回過頭去詢問他到底是靠什麼吃飯的。我心中最理想的工作是可以一邊賺錢,一邊旅行,所以每次遇到那種一玩就可以玩個幾個月的背包客都會特別靠上去聊天。

這位滿臉大鬍子的遊客頂多20幾歲,他的同伴倒是一臉乾淨,也是差不多的年齡。大鬍子先生一開始謙虛的說,他主要是幫軟體公司工作,一聽到"軟體"這個關鍵字時,我簡直高興的快要飛到空中,好像我明天就可以當個freelancer一般。我進一步詢問他使用哪種程式語言,寫什麼程式時,我才發現自己完全會錯意。原來這位老兄是電玩高手,專門幫遊戲軟體公司測試bug,也寫一些武功或破關密笈,甚至幫新遊戲設計關卡或是招數。聽了我不禁露出羨慕的眼光,跟大鬍子先生說:你的工作就是我夢寐以求的,不但可以玩game,還可以賺錢,最重要的是只要能上網,在哪裡工作都無所謂。

另外一位德國帥哥則是剛畢業不久,打算在投入職場前,先來個旅行,他們從柏林出發,打算以搭火車的方式,以為期三個月的時間,一路玩到印度去。大鬍子細心的問我:我們剛剛介紹的的這些沿途國家你都有概念嗎?帥哥則是馬上打開Google map,當場展示他製作的旅行路徑圖。我看了他們的地圖,隨口問起了這是上傳GPS資訊,還是用手工方式畫的。他們因為無法取得某幾個國家的簽證(主要是中東那幾個比較難搞的國家),所以旅行計畫必須隨時修改。我問起帥哥在校主修什麼,他談到logistics,還有另一主修我忘了是什麼。他的學校為了讓學生學習跟不同國家的人相處,特別安排交換學生課程,他有幾個月的課是在北京上的。

或許我問的問題有點特別,所以他也想瞭解我的工作,當我聊起ERP系統時,這位帥哥點點頭,表示他知道這是啥咚咚,他在實習課程時,曾實際使用過SAP。因為要做好運籌帷幄,需要一套非常優異的ERP系統,所以我們聊了一些對於系統的看法,而我也很好奇他們如何看待中國大陸近年的崛起。帥哥提到雖然中國大陸人力低廉,但因教育水準參差不齊,所以部分需要高精密標準的西方公司產線良率一直不好,他以波音公司為例,大陸廠的生產成本並不會比歐洲低多少。我聊起了中國人的思維跟西方人不同,在大陸特別明顯,很多事情需要靠關係,而且法律規定是一套,做起事來可能又是另外一套,同文同種的台商們多半瞭解這個現象,而這也是近年來台商在大陸經營的成效普遍優於歐美的原因之一。這兩位德國佬拼命點頭,說他們很清楚這一點。

他們兩人在結束北京的課程後,在大陸境內旅行了一個多月的時間才回去德國,從新疆的喀什、烏魯木齊,一路往東走到山西大同的雲岡石窟,去平遙看大宅院跟中國第一批的銀行,繼續往東走到天津,再往南經過武漢、廣東,然後往西玩到雲南等地,他們也去過了秦始皇陵墓看兵馬俑,去過的景點洋洋灑灑一大堆,讓我好生羨慕。因為他們對中國地名不是很熟悉,再加上以一口詭異的中文說起地名,頗難辨認,所以我是聽他們的形容,再來判斷他們說的是哪些地方,然後再把地名說出,跟他們確認是否正確,有時還需要再加上一些旅遊資訊才行。他們見我對大陸似乎頗熟悉,問起了我知不知道有個山,頂端非常陡峭,很難爬,這是他們的遺珠之憾,希望有機會回到中國時要完成的心願,但是他們忘了到底是哪座山。

這一問可真是問倒我了,中國有數不盡的大山大水,我爬過的文章所介紹的山就不知有多少,不過因為前幾年曾經想過要去西安看兵馬俑,順便來個華山之行,所以閱讀過詳細的相關資訊,甚至連計畫都擬好了,只可惜沒有假而作罷。我跟大帥哥說,我猜可能是"華山",大帥哥忽然眼睛一亮,覺得好像就是這個發音,連忙求助於谷哥大神,之後把他的筆電遞給我,瀏覽器內都是各種爬山的驚險畫面,我看了地名拼音外加照片,非常確定是華山,所以我問大帥哥這座山是不是在西安附近(這個"附近"是指大陸的定義,不是台灣的定義,從西安搭火車到華山也要數個鐘頭的時間),帥哥連忙點點頭。我們又聊了許多大陸的旅遊景點,如廣西桂林,以及雲南麗江,這些地點剛好我都去過,所以我講的眉飛色舞,口沫橫飛,簡直是渾然忘我。

 

小梅子碎碎念

1. 這幾年的旅遊書果然沒有白讀,尤其是中國大陸的旅遊書。跟這些遊客聊天的過程讓我發現自己對中國大陸旅遊資訊的瞭解,遠大於對台灣旅遊資訊的瞭解。想想還真是慚愧呀!

2. 跟德國佬聊天時,是這麼多年旅行以來,第一次我不需要解釋啥是"ERP"系統(Enterprise Resouce Planning)。

3. 我近年來遇到很多學生背包客,發現歐美的大學有安排大量的交換學生課程,往往一整個學期,甚至是一學年都要在另外一個國家研讀。台灣雖然也一直在喊國際化,但是這種事不是隨便喊喊就可以了,請各有關單位拿出實際行動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小梅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