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琴課因故暫停了兩次,一次因為長水痘,老師聽了這個消息之後大為驚恐,連忙要我在家休養(因為她沒得過,怕被傳染),另一次因為老師臨時有事,所以上一次的作業等於有三週的時間練習。長水痘在家休養的那一週就已經把這些曲目彈到爛熟,彈到後來可以腦袋想著別的事,手指頭便自己動了起來。因為一直彈奏同樣的曲目覺得有點煩了,所以後面的這兩週大多呈現"休眠狀態",只有今天上課前再緊急惡補一下。
雖然我水痘已經痊癒,不過老師還是有點擔心,剛上課時離我遠遠的,坐到鋼琴邊上去了,一問之下,原來老師以為水痘是"接觸傳染",我故意一臉正經的糾正說:「水痘是飛沫傳染,如果我還有傳染力,你應該已經中標,躲在邊邊也沒有用」。老師聽了恍然大悟說:「那從現在開始,我說話就好了,你嘴巴閉起來」。
還記得剛開始接觸史密特時,以為"很簡單",因為前幾頁的琴譜看起來沒什麼大不了的,經過老師的說明之後才瞭解這本練習主要在於加強手指練習,平時在家練習時要確實彈好每個音。彈奏史密特實在沒啥樂趣,不過為了虛弱的無名指與小指著想,我每次彈奏都乖乖的先花30分鐘跟著節拍器練習。雖然採用這本教材只有一個月的時間,我可以感受到手指的彈奏強度改善不少,老師也覺得我的進步很多。
上次的作業大致算過關,但是老師希望我有空還要多彈幾次,加強強弱之間的反差。我現在最明顯的缺陷就是音量該強的地方不夠強,可是該弱的又不夠弱,整首曲子從頭到尾聽起來都是相同音量。另外左手彈奏三連音伴奏時,第一個因習慣彈奏過強,聽起來有"強-弱-弱"的感覺,這是錯誤的彈法,三連音的三個音應該音量相同,聽起來很柔和才對。
第三段落:右手彈奏時,沒有確實照琴譜音符彈奏,同樣是16分音符,第一個音與第二個音的長度不等,第二個音聽起來有點模糊。
今天的作業有:
1. SCHMIT(史密特):本週上課時,老師增加一種彈奏斷音的方式,所以要同時練習使用手腕以及使用手臂兩種方式。老師覺得我彈奏史密特時的節奏很穩,手指頭的姿勢也很正確,沒有明顯需要糾正的錯誤,所以建議我可以斟酌自己的時間,在家多練習,不需拘泥於作業範圍。
#11 - #14: 本週新作業
除課本的節奏練習外,需加入4種變奏練習:附點練習、三連音彈奏練習x2種、跳音練習(使用手腕 &使用手臂)
#38 - #41: 本週新作業
除課本的節奏練習外,需加入4種變奏練習:附點練習、三連音彈奏練習x2種、跳音練習(使用手腕 &使用手臂)
C大調音階練習: 上次作業。本週練習時要加快速度
以四分音符為節奏,彈一個8度;以八分音符為節奏,彈二個8度。爬音過程雙手手腕要保持在同一個水平面上移動
G大調音階練習: 本週新作業
以四分音符為節奏,彈一個8度;以八分音符為節奏,彈二個8度。爬音過程雙手手腕要保持在同一個水平面上移動
2. 徹爾尼
#31: 本週新作業
左手伴奏為三連音,要柔和的彈奏。右手有多處指法一開始練習會覺得不順,要特別注意
#32: 本週新作業。 注意強弱
用較慢的速度練習。左手全為跳音。右手注意指法。
3. 拜爾:
#92: 本週新作業
#93: 本週新作業
左手老師用紅筆畫起來的地方要注意
荒城之夜 : 上次作業
上次左手有4個小節老是練不起來,這次上課老師特別帶我彈奏,要把這4小節練好
4. 鋼琴小曲集 No. 1
#47 (海邊遊戲): 本週新作業
彈奏時,要有海浪的感覺。有2種彈奏方式,都要練習:
1. 每個音都做停留(包括左右手)
2. 照譜彈,音不停留,使用踏板。踏板每小節換一次
#48 (在墨西哥): 本週新作業
5. 兒童的鋼琴名曲集2
#20 (洋娃娃之夢): 上次作業,本週繼續練習,整首曲4個段落都要練好
小梅子碎碎念
1. 左手彈奏斷音過於手的姿勢僵硬,所以沒彈多久就有快要抽筋的感覺。另外我只要一緊張就習慣聳肩,或是為了加強音量,也會不自覺的聳肩,所以上課途中,老師常會輕壓著我的肩膀要我放輕鬆。目前還抓不到既可輕鬆身體,又可把音量彈的很大聲的方法。
2. 在家練習彈奏史密特(手指練習)時,都會使用節拍器,把速度調整到最慢,然後就像機器人一樣,不斷的彈著相同的那幾個音。雖然有點無聊,不過對於指力的增加確實相當有幫助,經過這幾週的練習,最虛弱的無名指與小指已經強健不少。
3. 今天彈奏斷音時,老師加入了使用手臂的彈奏方式。使用這種方式彈奏時,只要直接下壓手臂,完全不需要手腕的動作,通常可以彈奏出較大的音量。不過因為今天第一次接觸這種彈法,手腕動作會不自覺的加入,還需要多多練習。
目前使用手腕方式彈奏斷音時,手腕不夠放鬆,非常僵硬;手腕翻轉角度過大,老師說當初那樣教只是為了讓初學者體驗手腕該如何動作,現在我要練習用正常的姿勢彈奏斷音。
4. Sunny今晚趁機跑來鬧場,跳起來用她的前腳把我的手從鋼琴上撥開,不讓我彈鋼琴。後來被訓斥一頓之後,乖乖的趴在鋼琴下等我下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