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約好週日與好友至清大賞梅,週六臨時起意,想做點手工餅乾帶過去野餐,馬上殺去西點材料店買材料,光是麵粉、奶油這些材料就花了我5xx元,勢必要仔細實驗,才不會浪費時間與金錢。
光是這些材料就花了我5xx大洋,終於親身體認了南北貨漲價的壓力了~
核桃酥
材料:
奶油 110g
細砂糖 150g (2010/01/24補充:今天又做了一次,把糖的份量減少為 120g,甜度比較適中)
蛋黃 2個
動物鮮奶油 20g
小蘇打 5g
泡打粉 5g
低筋麵粉 300g
核桃 30g
葡萄乾 30g
蛋黃(刷蛋汁用) 1個
步驟:
1. 奶油 110g 、細砂糖 150g,攪拌至奶油變成乳白色。氣溫10幾度的時候,奶油硬的像石塊,即使用電動攪拌器,也需要花費九牛二虎之力。如果沒有電動攪拌器,我想還是放棄動手做餅乾的念頭(不然就是找個有強健臂膀的男友或老公代勞)
10幾度的氣溫要將奶油打到這種狀況挺費力的
(夏天做餅乾應該輕鬆多了)
2. 加入2個蛋黃攪拌均勻
3.加入動物鮮奶油 20g、小蘇打 5g、泡打粉 5g,攪拌均勻
4. 加入低筋麵粉 300g (麵粉要過篩),混合成麵團,加入核桃 30g、葡萄乾 30g,將麵團桿成長條狀
5. 將麵團切片,壓整成厚度約0.5cm的餅狀,排到烤盤上,表面塗上蛋汁
6. 烤箱預熱(上火約200度,下火約180度),烤至呈現咖啡色(約20-30分鐘)。烘烤過程麵糰會膨脹,如果餅跟餅之間預留空間過小,會整個連成一大片,其實沒關係,烤好的時候, 再一塊塊剷出來,只是外形可能變成"畸形",不影響口感。
小梅子碎碎念
1. 10多度的低溫想把奶油打到變乳白色需要花很大的氣力,雖然我已經使用電動攪拌器,不過奶油即使在室溫下,還是硬的像塊石頭,所以我只好把奶油切成小塊,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完成這項任務。
2. 依照本食譜的材料做出來的核桃酥口感過甜,下次做的時候會把砂糖份量減低。
3. 放入烤箱之後,麵團發酵膨脹,我留的空間不夠,餅跟餅完全黏在一起,下次要把麵餅弄小一點。
4. 自己動手做餅乾材料就要大膽的放,因為我喜歡吃核桃,所以添加了不少。
杏仁餅
材料:
奶油 180g
糖粉 70g
高筋麵粉 180g
太白粉 40g
杏仁片 75g
步驟:
1. 將奶油 180g、糖粉 70g攪拌均勻
2. 篩入高筋麵粉 180g、太白粉 40g
3. 攪拌均勻成糰,加入杏仁片拌勻
4. 鐵盤放入保鮮膜,將麵糰倒入鐵盤,鋪平,蓋上塑膠袋
5. 用桿麵棍碾平,放入冷凍庫冰硬(約1小時)
6. 取出冷凍面糰,切成長條狀,在切片約0.5cm厚,放入烤箱烘烤(上火約220度,下火約180度)。
7. 烤至平均著色即可(約20-30分鐘)
小梅子碎碎念
1. 冷凍後的麵團切片變得很輕鬆,也不容易變形(忘了拍照,請自行想像)
2. 原本的食譜有加入75g的可可粉,不過動手做的時候,發現我的可可粉已經超過保存期限,所以乾脆省略。
3. 因為沒有小包裝的太白粉,為了40g,只好買回600g(一斤裝),不知道要做多少個餅乾才能把這一大包太白粉用完。
4. 隔天約好了Pinky與阿麗到清大梅園野餐,把核桃酥與杏仁餅帶過去,阿麗跟Pinky給的評價不錯喔(身為我的好友,總是很上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