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跟語言交換學伴以英語聊天時,學伴提到他最喜歡的中國書是《The Art of War》雖然乍聽不確定是哪一本書,不過看英文書名就知道跟戰爭有關,稍加聊了一下之後便確定是指《孫子兵法》,但是當學伴讀著iPad查的英文資料,提到作者為@#$%^(就是我有聽沒有懂的意思),我看到資料裡寫著作者為「Sun Tzu」時滿腦疑惑,想說孫子兵法的作者不是孫武嗎?不管怎麼翻譯,「武」的音應該都不會是「Tzu」吧,如果作者名以「孫子」翻譯,「子」的音譯應該也不是「Tzu」(漢語拼音法「子」為「Zi」,通用拼音法則為「Zih」),回家後讀了中/英文版的「孫子兵法」、「孫武」維基百科內容後還是搞不清楚孫武的英文名字為何翻譯為Sun Tzu... Orz。由於自西元600多年左右,《孫子兵法》便被翻譯成許多不同語言,而且許多外文譯本並不是直接拿中文本翻譯,而是直接翻譯外文譯本為其他語言的譯本(如翻譯日文譯本為英文譯本),經過這麼多手的翻譯後,作者英文名稱變成「Sun Tzu」也不會令人太訝異,我猜想應該是有個著名或普遍的英譯版本將孫武翻譯為「Sun Tzu」,所以此譯名廣為英文人口所使用(OS:純粹個人臆測,請不要跟我打筆戰)。當我切換不同語言閱讀「孫武」維基百科之後有個有趣的發現,在不同語言裡「孫武」的翻譯名稱不盡相同,其中德語的翻譯為「Sun Zi」(這個譯名跟中文發音最為接近),拉丁語系如西班牙語、法語、義大利語則皆以「Sun Tzu」為譯名。

 

「中文資訊該怎麼翻譯」一直是我跟外國朋友聊天的障礙與困擾,有時外國朋友以英語聊起他們喜歡的中文書本、華人演員與歌手時,我常搞不清楚他們指的到底是什麼,以英語跟外國友人聊起大陸旅行時,很多地名、景點光是看或聽英文翻譯,我一點感覺都沒有,或是聽的一頭霧水(黃山跟華山就是很好的例子,已經有很多次跟外國背包客聊起這兩個大陸著名景點時,連他們自己都不是很確定他們指的到底是黃山還是華山)。

 

今天跟學伴聊天時,除了孫子兵法這本書外,他提到了他很喜歡「草船借箭」的故事(學伴當然是用英語描述故事情景,不過很容易就猜到他想說的是「草船借箭」),學伴以為我不太清楚中國文學,還特地跟我介紹這個故事便是出於《孫子兵法》,我聽了只有一個「囧」字可以形容,想說自己雖然不是文藝青年,但基本的國學常識還是有的,所以我補充了「草船借箭」的故事背景、人物等,並且指正「草船借箭」來自另外一本書「三國演義」,兩本書的年代差了上千年,雖然學伴有點半信半疑,但他用iPad找到一些諸葛亮的英文資訊,發現了自己的錯誤。其實我也沒有強迫學伴一定要接受我的資訊,只是我的個性很直,聽到錯誤資訊便忍不住提出我所知道的另一個面向,至於接受或拒絕資訊內容由學伴自己決定。當學伴以英文拼音找諸葛亮影音資訊時,指著一堆影片表情認真的問我是不是YouTube裡藝人豬哥亮時,我當下忍不住當場大笑,還一邊笑一邊解釋這個「豬哥亮」不是他想找的「諸葛亮」,想想也真難為這些四聲分不清的外國人以英文尋找中文相關資訊,真的很容易混淆。對了,今天最大笑點:「諸葛亮」 v.s.「豬哥亮」,這件趣事讓我開心好一陣子,想到就會獨自一人傻笑。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小梅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