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遺跡:Roman Baths
這裡素來以溫泉水聞名
到了18世紀這裡成了政商名流趨之若鶩的度假勝地
地名"Bath"也是由此而來
這個大浴場在羅馬時期其實是有屋頂而不是露天的
現在因為屋頂早已塌陷而變成露天
池裡的溫泉水因為長期照射陽光
澡類在池內繁殖所致
羅馬時期的池水可是清澈見底的
Roman Baths遺址已有2000年的歷史,是Bath的重要參觀景點,而這也是Bath地名的由來。排隊買門票時發現”Joint Saver Ticket”頗划算(Roman Baths與Fashion Museum門票合購),打算參觀遺址之後,緊接著參觀Fashion Museum。Roman Baths主要有四大功能:神聖泉水、羅馬神廟、羅馬沐浴場、博物館。
羅馬時期的大浴場旁
便是神廟
信徒們紛紛先到浴場洗滌後
再到隔壁的神廟參拜
依據資料
這個池水大約是46度的溫度
這是遺址的還原模型
模型中間屋頂一半故意挖空成露天的部分便是大浴場
周圍還有類似三溫暖的冷水、蒸汽房
後方則是神廟
這裡便是溫泉水的進水口
至今溫泉水依舊源源不絕的注入這個大池
(現場可以看到泉水因為溫度高 類似冒煙的蒸汽)
這個池是獻給溫泉女神
非常神聖
一般民眾是不可以在此泡澡的
溫泉水的會從源頭先流到這裡
然後再注入大浴池
這裡是蒸汽室的墊高地板
這種設計是讓蒸汽在地板下流動
在這邊行走時
地板會熱到燙腳哩
參觀大浴場的最後一站--試飲溫泉水
老實說,味道怪怪的
實在不好喝....
以下便是從神廟遺址挖掘出的文物
由於以挖掘出的文物有許多殘缺
所以現場以拼圖外加投影的方式
還原神廟原有的樣貌
哈哈,是詛咒,答對了嗎?
到底在詛咒什麼呢?
多半是東西被偷,請溫泉女神協助找到竊盜
或是請女神加以報復
為了讓女神快速找到罪犯
寫詛咒的人如果知道是誰幹的
或是懷疑誰幹的
會直接在金屬片上寫下名字或名單
然後再拋入獻給女神的神聖泉水當中
為了讓遊客瞭解當年的景象
博物館以實景拍攝了當時的生活
再以平版電視加以播放
我個人挺喜歡這種呈現方式
讓想像力不怎麼好的遊客
透過殘缺的文物而能夠還原當時的景觀
這是鍍金女神像
依據研究
外表總共有6層金箔
並且使用兩種不同的鍍金技術
表示每過一段時間
便會運用當時的科技來修補表面的金箔
之前曾在網站上看過其他遊客推薦Fashion Museum博物館,博物館的衣物多數為捐贈品,所以幾乎都曾是當代民眾日常生活真正穿著的服飾。展示的衣物大約從1800年一直到2012年的代表服裝,展示著不同時期穿著的演變(尤其是婦女的穿著)。由於博物館禁止拍照,所以只好請大家自行前往參觀了。本博物館有一個噱頭,準備了許多維多利亞時代的衣服供遊客試穿拍照,我參觀當時的遊客眾多,沒剩幾件衣服可試穿(童裝倒是不少...Orz),而且我也懶得在原地乾等,所以作罷。
參觀了Fashion Art後,便直奔Victoria Art Museum欣賞油畫。
旅遊小心得
Roman Baths參觀門票12.25英磅,Fashion Museum 參觀門票7.5英磅,兩館門票合購為15.75英磅。Roman Baths門票費用已包含語音導覽器(此處有提供中文的語音導覽),參觀時間約需2小時。Fashion Museum門票也包含語音導覽器(也有中文導覽器),參觀時間也差不多需要2小時。Fashion Museum有個噱頭,提供19世紀的服裝讓參觀遊客試穿拍照。
Roman Bath官網:http://www.romanbaths.co.uk
Victoria Art Museum:免費參觀。
小梅子碎碎念
1. 曾在土耳其、義大利參觀過幾處類似的羅馬沐浴場,但英國Bath的這個是唯一一個以地下溫泉為水源,且至今泉水依舊由地下湧出的浴場。部分羅馬沐浴場依舊掩埋在石堆中,遺址復原工作持續進行當中。
2. 穿梭在歐洲與南美之間的hostels差不多有一年的時間了,總是看到一個有趣的現象:亞洲的背包客習慣在晚上洗澡,歐美的背包客則是習慣早上洗澡;亞洲的背包客總是早早回到hostel,12點前上床就寢,歐美的背包客喜歡泡吧,總是過了半夜,甚至玩到清晨才回到hostel;亞洲的背包客總是起個大早,八、九點便梳洗好準備出門,歐美的背包客則是睡到日上三干還不見得起床。
我算是折衷的遊客,住hostel時很少泡吧,但是除非趕一大早的車,否則也是睡到自然醒,畢竟旅行已經成了過去這一年的生活方式,「衝衝衝」的行程實在不適合我。
3. 今天是超級星期六,所有的歐洲足球迷都守在電視前看「Chelsea-Munich」兩隊的決賽。我雖然沒有加入他們,但是在hostel的寢室裡便可聽到從窗外傳來的陣陣叫囂、加油、吶喊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