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伊斯坦堡,這個曾經在帝國時期扮演首都角色長達2000餘年的古老城市,位居於歐亞交界處,直到1923年共和國建立後,首都才遷至安卡拉。伊斯坦堡被博斯普魯斯海峽一畫為二,部分區域位於亞洲,部分區域位於歐洲,主要觀光地區都在歐洲區;居住人口超過一千萬人,為土耳其最大城市,也是最大港口,亦為歐洲最大都會之一。伊斯坦堡與其他現代都市的最大不同之處在於,其他城市的交通多倚賴地底下的地鐵,但伊斯坦堡的古蹟過多,隨便挖都會發現歷史悠久的遺跡,所以地下化的交通不多,主要還是依靠地面上的巴士與電車。想要好好參觀伊斯坦堡的旅遊精華,4個整天的時間是必須的,如果時間充足,光是在伊斯坦堡待上一個月也絕對不會感到無聊,在網路上看到不少西方的背包客因為愛上伊斯坦堡而在此駐足。

 

如果你待在伊斯坦堡的時間不多,那麼,請把握時間直奔舊城區--蘇丹艾哈邁德區(Sultanahmet),因為舊城區為所有觀光客到了伊斯坦堡必定造訪的地區, 伊斯坦堡的旅遊精華多數在這區域,而這裡也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遺產。

 

聖索菲亞教堂(Aya sofya)--神聖智慧之意,需門票。建築物規模僅次於羅馬的聖彼得大教堂、米蘭大教堂、倫敦的聖保羅教堂,為世界第四大教堂。

1.歷史背景
奉拜占庭帝國之查士丁尼大帝(Justinian)之意建造,完工於西元537。查士丁尼大帝第一次走進教堂時,曾感嘆:「」感謝上帝,讓我創造了這樣一個奇蹟。啊,所羅門,我終於勝過你了!」,西元1453年,征服者穆罕默德將教堂改為清真寺,西元1935年改為博物館。歷年曾遭受多次地震與無數戰火,曾多次修復。

2. 參觀重點
大圓頂:大圓頂壯觀且宏偉,由40根以特殊空心磚製成的柱子所支撐,並且巧妙的隱藏在牆裡。

 鑲嵌畫:教堂內擁有許多精美的鑲嵌畫(Mosaics),遍佈於內廊、外廊以及教堂內部,二樓的藝術館保留著最精美的鑲嵌畫。西元八世紀時,許多鑲嵌畫因當時推動伊斯蘭教復興主義,因禁止膜拜基督、聖母圖像而遭受破壞。還好部分鑲嵌畫只是被塗上一層石灰,經過修復去除覆蓋的石灰之後,我們才得以欣賞這些藝術之作。

哭泣之臉(Weeping Column):位於皇帝之門(Imperial Door)東南側面走廊的柱子上,是一個銅製的臉龐,面容疲憊,臉上還被一小洞刺穿。傳說這是神奇工人聖喬治的臉(Miracle Wroker St Goerge),如果把手指伸進洞裡,拿出來手指變濕了,身上的病痛皆會不藥而癒,也有一說為願望便會實現。不管哪種說法才正確,到了教堂內記得去探個究竟總不會錯

祭壇:有書法大師Mustafa İzzet Efendi傑作,以金子刻出了阿拉伯文的真主、穆罕默德等。

 蘇丹包廂(Sultan's Loge):修建在上方的小亭子,一般公眾看不到,由艾哈邊德三世(1703-1730)起建,方便自己到清真寺祈禱時不被民眾發現,維護皇室的神秘性。

其他:前庭的淨水亭,教堂東北角的寶物館

 

許雷姆女士浴室(Baths Of Lady Hürrem, Haseki Hürrem):免費參觀

依照傳統,每個清真寺的建築裡或是附近,都建有一公共浴室,供民眾前往清真寺祈禱前淨身之用。許雷姆女士浴室與聖索菲亞教堂僅隔著馬路,為蘇萊曼大帝(Süleyman )下令修建,並以妻子之名命名(Hürrem Sultan,歷史上稱她為Roxelana),由土耳其歷史上最偉大的建築師錫南於1556-1557年設計完成,並公認為他32件作品中最好的一件。1910年浴室經營停止,目前則改為土耳其文化部(Ministry of Culture)經營的地毯商店。據說即使不買地毯也可以進去逛逛,因為他們已經很習慣觀光客的來來去去,更何況這是錫南的傑作,絕對是非看不可!

 

藍色清真寺(Blue Mosque, Sultanahmet Camii):世界上唯一有六座喚拜樓(尖塔)的清真寺。免費參觀,但須自由捐獻

1.歷史背景:20歲的蘇丹艾哈邁德一世(Sultan Ahmet I)決定建造一座比聖索菲亞教堂更宏偉的清真寺,遂於1609年下令建造,並以自己之名命名,歷經7年完工,由錫南弟子Mehmet Ağa設計。

2. 參觀重點:LP建議不要隨蘇丹艾哈邁德公園的人潮進入,要從跑馬場入內才能好好的欣賞這座清真寺。現因遊客過多,有限制入內參觀人數,遊客只能從北門入內,教徒才能從正門進入。

 大圓頂:以4根大柱所支撐,LP旅遊書比喻為「象腿」,因此,外觀上藍色清真寺的大圓頂不如早於一千年前修建的聖索菲亞教堂大圓頂來的華麗精巧。

 喚拜樓:喚拜樓的數量與高度為主政者權勢的象徵,但當初蓋好6座喚拜樓時卻遭受議論,因當時也只有麥加的Kaaba清真寺有6座喚拜樓,其餘清真寺的喚拜樓數皆少於6座。蘇丹艾哈邁德一世為了平息這個問題,便支助麥加的Kaaba清真寺金錢,讓它再加蓋喚拜樓。

 中庭:中央有淨水池;四周環繞由26根柱子害30個小圓頂串連而成的迴廊

 內部裝飾:清真寺內原始的彩繪玻璃來自威尼斯,而現在的玻璃全是替代品,但依舊光耀動人;牆上貼的是İznik產的高品質磁磚,以不同顏色拼貼出鬱金香,風信子,康乃馨和常春藤等圖形。LP上寫著:因İznik產的高品質磁磚數量不敷需求,所以使用了部分次級品,造成清真寺用的拼貼磁磚品質良莠不齊。

 神龕與宣教壇:神龕(mihrab)以大理石打造,上有精緻的雕刻;神龕右方的宣教壇也是由大理石打造,兩者皆為17世紀的真品。

 燈光秀:5-10月晚上於清真寺南面可免費欣賞音響與燈光秀

 蘇丹艾哈邁德一世陵墓:09:30 - 16:30,自由捐獻。在清真寺南方,正對蘇丹艾哈邁德公園。在清真寺完成後一年便去世,享年28歲。安在葬這裡的除了蘇丹艾哈邁德一世外,還有他妻子與十多個孩子,

 

參考資料
書籍
1. 土耳其(Lonely Planet)
2. 伊斯坦堡‧土耳其(菁英出版社)

網站
1. Turkey Travel Planner (,五顆星強力推薦)
http://www.turkeytravelplanner.com/

2. Lonely Planet
http://www.lonelyplanet.com/turkey/istanbul/

3. 維基百科之伊斯坦堡

4. 維基百科之建築師錫南(Sinan) (英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小梅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