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週跟學伴討論"The End of Men",這篇文章中,作者觀察到這幾年來不管在家庭、學校與社會上,女性受到的尊重與發展,都有大的進展,文章中舉了許多的研究統計,來支持現代社會其實更適合女性的生存與發展。但不可否認的,即使在歐美等先進國家,女性高階主管的比例依舊非常低。我曾思考過這個問題,也曾以為"男女不平等"是最好的答案,其實答案並不是這麼單純。不管選擇留在職場的已婚婦女,或職場單身女性,對於職業生涯的規劃與自我期許,其實受到了許許多多有形與無形的束縛、矛盾與衝突。

 

當努力付出,卻沒有得到相對回報時,或許可以想想,是不是身為女性的我們,無形中的某些想法與行為,下意識的早已把自己排除在老闆眼中的升遷名單之外?

 

 

 

 

主講人為Sheryl Sandberg, 為臉書的營運長(COO of Facebook),提到了許多問題與現況,讓我深有同感,而她於演講一開始提到的"全世界各專業領域中的佼佼者幾乎沒有女性" (Women are not making it to the top of any profession anywhere in the world.),許多真實的數據,都一再的證明這個結果,與"The End of Men"文章中觀察到的女性崛起現象,實在衝突,值得深思。而這位女性營運長對選擇留在職場奮鬥的女性提出三點建議:

 

1. Sit at the table:開會時,只有核心人物才會坐在桌邊,其他的幕僚或間接人員,通常是坐在一旁待命。所以營運長的第一個建議是指,要讓自己成為核心人物(這是我自己的解讀)。

女性常低估自己的能力,在職場上不會幫自己爭取與談判。依據這兩年的統計,剛畢業投入職場的大學生中,57%的男性曾為自己的第一份薪水,爭取更好的待遇,但只有7%的女性曾這麼做過。

男性通常將成功歸功於自己很優秀,女性則是習慣歸功於其他的外在因素:別人的幫助、很幸運、很努力工作。這些現象會有什麼差異嗎? 有,因為只有坐在會議桌邊的人才會得到自己專屬的辦公室,而不是坐在會議室一角的人;只有認為自己實至名歸的人才會得到升遷,而不是那些根本不瞭解自己原來很成功的人。

希望所有優秀的婦女都能夠"相信自己的能力"、"為自己爭取更好的發展"、"接受自己的成功",要做到這些並不容易,因為一般人(包含男性與女性)喜歡接近成功的男性,想跟這樣的成功男性一起工作,但總覺得成功的女性不好相處,甚至排斥跟這樣的女性一起做事。

職場上,通常男性比女性得到較多的關注與機會,可惜的是,主管們(甚至是女性主管)通常沒有注意到這些不平等的現象。所以女性要讓自己sit at the tabke, 成為核心人物。

 

2. Make your partner a real partner:讓你的生活伴侶,成為真正的伴侶

一般人都認為在公司上班的工作,比在家裡帶小孩還要重要。不管夫妻誰主外,誰主內,都必須將帶小孩、做家事視為一件非常重要的工作,唯有如此,才能真正讓女性選擇留在職場內。

美國的統計,有一個小孩的已婚職業男性,與同樣有一個小孩的已婚職業婦女做比較,除了工作之外,家事方面,女性負擔為男性的2倍,小孩照護,女性為男性的3倍。依據我個人猜測,如果以台灣為統計對象,女性的家事負擔與小孩照負擔比例會更高。當夫妻有一人必須選擇在家照顧小孩時,通常是女性退出職場。

 

3. Don't leave before you leave:在真正離開職場前,別讓你的心先離開

當女性想要有個小孩時,從她有這個念頭起,便不再爭取升遷,不再爭取工作機會,她會開始退縮。實際上從想生小孩,到真正生了小孩而選擇退出職場,這中間還有好長的時間,許多女性甚至在一結婚,還沒有懷孕的時候,就有了退縮的想法。在職場上,理應「當一天和尚,敲一天鐘」,在你真正必須離開職場前,隨時讓自己保持在「踩油門往前衝」的狀態。

 

小梅子碎碎念

1. 這幾年女性的崛起,使得受高等教育,與走入職場的女性越來越多,但女性普遍停留在人力金字塔的中下部分,真正攻入金字塔頂端的女性比例不多,依照Sheryl Sandberg的說法,2002年之後,女性高階主管的比例反而有降低的趨勢。

2. 不要說男性,連許多女性自己都覺得在家帶小孩不是「稱頭」的工作,雖然曾有婦女團體計算出在家帶小孩一年的薪資價值百萬以上,但有多少人能夠打從心理接受並且認同? 

帶小孩是一份挑戰性極高的工作,只有當女性自己尊重並且認同這樣的工作,才有機會扭轉男性對於帶小孩的看法。希望所有在家帶小孩的媽媽(或爸爸),都能以自己的工作為榮。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小梅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