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精力湯"這名詞是多年前在上一家公司工作時,透過一份同事分享而得知的。那位同事的先生大約30歲就得了肝硬化,所以飲食需要特別調理,她便開始研究生機飲食。當時好幾位同事習慣訂購精力湯當作早餐飲用,我也跟著訂了一陣子,後來因為實在不喜歡那股"濃濃的青草味"而作罷。

 

今年7月為了打冰沙而買了一台調理機,後來為了物盡其用,開始做了許多嘗試,現在每天早上幫自己製作一份新鮮營養的精力湯成了每天必做的功課。由於前幾年的"精力湯夢魘"久久無法忘懷,所以一開始只敢使用水果,打些果汁來喝,漸漸的膽子大了,開始嘗試加入少量的蔬菜,發現味道並沒有記憶中的恐怖,所以添加的蔬菜種類越來越多,這個月我又多了幾項新嘗試。

 

首先,我開始加入一些原本很討厭的蔬菜。像茄子,每次回家,不管家人如何稱讚老媽燒的茄子有多好吃,我絕對不會看它一眼,目光直接跳過那個盤子;像紅蘿蔔,不管書上如何稱讚它的營養價值,我就是不愛。後來我想出了一個辦法,買回這兩種蔬菜後,洗淨切成大塊,裝袋後放入冰箱備用,每次打蔬果汁時,各丟入一塊,把份量控制成"打好蔬果汁後,以喝不出怪味道為原則"。嘗試幾次之後,發現自己頗能接受這個方式,所以每天可選用的食材又增加了數種。

 

此外,我添加了像山藥、南瓜這類煮熟之後風味較佳的蔬菜。山藥購買回來之後,先去皮、切塊,放入電鍋內蒸熟,靜置至室溫後分裝,然後放入冷凍庫內備用。南瓜,其精華在於皮跟子,但是一般飲食方式都會將這兩樣寶物去除,所以我把南瓜洗淨之後切塊,保留皮與子,一樣放入電鍋內蒸熟,靜置至室溫後分裝,然後放入冷凍庫內備用。每天早上打蔬果汁時,只要從冷凍庫內各拿出一份,丟入調理機內即可。

 

葉菜類即使放入冰箱,通常也撐不了幾天,後來我所幸將葉與梗分離,裝成兩袋,先使用葉部位(使用之前再清洗),這樣就不會發生一把青菜從它"青春美麗"吃到"葉老珠黃",都沒辦法消耗完畢。

 

水果比較沒有訣竅,不過因為最後都是丟進調理機內,所以本身的"賣相"就不是那麼在乎,只要新鮮就可以;另外像蘋果、水梨這類水果,我不喜歡一次只用半顆,因為另外半顆即使放入冰箱,隔天使用時,表面還是會氧化變色,感覺怪怪的,所以習慣購買小顆,一次丟入一整顆。這樣做還有另外一個好處,通常小顆的水果價格較實惠,無形中幫自己的荷包節省開支。

 

以今天來說,使用了下列食材打成像奶息一般的香濃蔬果汁,超過1000 c.c 。之前曾試過將1/2使用保溫杯帶到公司享用,但是發現不管使用哪種容器,味道都沒有打好便飲用來的美味,所以現在都是一口氣將1000 c.c 塞下肚後才去上班。

 

今天蔬果汁使用的食材計有:

1. 水梨

2. 奇異果

3. 山藥(從冷凍庫拿出來直接使用,不需退冰)

4. 南瓜(從冷凍庫拿出來直接使用,不需退冰)

5. 小黃瓜

6. 地瓜葉

7. 青椒

8. 豌豆苗

9. 綜合堅果

10. 麥片

11 豆漿

 

醫師建議一天要食用5種以上的不同顏色的蔬果,每種份量要有拳頭般大小,之前的飲食方式,從來沒有符合標準過,現在有了自己調理的蔬果汁之後,進步不少,即使沒有達成目標,至少距離目標不遠。最重要的是,這種方式,讓"全食物"飲食變成了可能(蔬果連皮帶子一起吃)。

 

下一階段,我要把食材改成"有機蔬果",如此一來,像蘋果,就不用擔心含有蠟而需要削皮,只要洗淨後便可使用,應該可以再節省一些準備時間。

 

對了,我的蔬果調理機已經勤奮的服役2個多月了,算一算已經賺回本了,是近年來少有的"優異"投資。

 

小梅子碎碎念

1. 日本產山藥與台產山藥價格相差將近一倍,反正下場都是丟進調理機,最後還是決定購買台產山藥,賣相差了點,但是營養價值不打折。

 

2. 現在逛超市越來越像歐巴桑了,只要看到蔬果區有"特價"的告示,就會不管三七二十一,先買回家再說。就算不開火,至少還可以丟入調理機內打成蔬果汁。

 

3. 閱讀了一些資料之後,我把牛奶換成了豆漿,因為豆漿的營養價值不輸牛奶,甚至有些醫師認為超越牛奶;另外豆漿價格大概只有牛奶的一半,也是一項誘因。最近大家聞奶色變,一時之間,牛奶變成了毒藥,有喝牛奶習慣的人可以改喝豆漿。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小梅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